• 汽车电机测试
  • 发电机组
  • 负载箱测试专家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

新能源汽车需走出产业化困境
〖 2013-11-19 | 点击  〗
        10月17日至18日,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作为2013中国国际汽车新能源及技术应用展览会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的同期活动之一,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了阶段性回顾,并对下一步行业走向进行探讨。
  在国家会议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近百辆国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台竞技,外观个性化的小型电动汽车、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紧凑型轿车、采用混合动力
的中高端车型、纯电动公交车……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了高端、中端、低端三类车型的全面覆盖。随着燃油成本的上升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新能源
汽车将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难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深陷产业化困境之中。在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委书记陈清泰先生一语中的,“电动
车自身的核心技术、产品定义、商业模式等,都需要经过市场的洗礼,走向成熟和完善,而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等等,需要整体规划和较大幅度的投入,这就形成
了产业化初期始终存在着技术成熟度和市场规模,用户普及程度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模与生产成本之间,先有鸡先有蛋的矛盾。”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有国
家政策支持和相应补贴,但像电动汽车这类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车市的市场销量依旧是凤毛麟角,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也未相应建立起来。
  虽然美国有特斯拉那样的黑马,但参加高峰论坛的经济学家和业内专家都认为中国的制度环境下难以出现下一个特斯拉。发改委前副主任张国宝在论坛上也提醒
与会者,他在考察tesla时发现他们的电池原来是松下的技术,有600公斤重。他说:“其实现在世界燃料电池技术问题并未解决,tesla不能代表电动车技术的未来方
向,他们只有电池管理和营销上的优势。”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则认为,“节能汽车对当前省油的贡献可能要大于新能源汽车对省油的贡献,所以应该大力发展节能汽车。”著名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要走出产业化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消除体制性障碍,“旧体制遗产的严重存在,使得市场难以
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就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行政命令来配制资源,来指挥生产。”
 
【返回】【打印】
>